|
【青岛翻译第618期】句子成分的转换作者:青岛语桥翻译公司小编
有些译者喜欢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寻找相应的语法成份,如主语、谓语、宾语,并进行一对一的转换。这种翻译在很多情况下是不成功的,因为英汉在句子结构上存在一个很大的区 別。英语构句以sv(o)为框架,可以迭加多种形式的从属成分——从句、分词短语、介词短语等等——形成一个明显的形式结构。而汉语的主谓关系和英语存在很大的差别。它的形式结构不像英语那么明显,主要靠小句的串接、意义的连贯来组建句子。例如:“这药吃了准 好”;“家里的事不用你管,有我呢”等。这类句子的谓语与主语的关系是一种陈述与被陈述、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,而不必有动作上的支配关系。正如赵元任在《汉语口语语法》中所说,“主语和谓语的关系可以是动作者和动作的关系。但在汉语里,这类句子的比例是不大的……因此在汉语里,把主语和谓语当做话题和说明来看待,比较适合。”也就是说,英语的主谓宾有明确的形式结构特征,而汉语主谓则主要是一种语义上的结合,是一种“主题 +述题”或“话题+说明”(topic-comment)的信息结构;往往是先提出一个话题,然后 对它加以评论。所以,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未必能进行语法成份的直接转换,而需要重新确立汉语的主语,经历一种从形合结构向意合结构转化的趋势。这种趋势常体现在两个方面:一 是把英语句子拆开,成为两、三个汉语句子;二是把英语从属成分译为汉语小句,成为小句串接的意合结构。试看下例: Tact must be used in requesting permission. 译文:征求同意,应注意方式方法。 Mere chance seemed to determine who lived and who died. 译文:究竟谁死谁活,似乎只由一种偶然性决定。 可以看出:翻译时往往要将英语中的宾语转换为汉语的话题,有时也会将其他成分进行话题转换。这要视上下文及汉语表达的需求而定。 青岛语桥翻译公司与您同行,为您助力。 联系电话:13791993991, 联系QQ:2200287769,
|